- · 《经济学家》栏目设置[08/31]
- · 《经济学家》数据库收录[08/31]
- · 《经济学家》收稿方向[08/31]
- · 《经济学家》投稿方式[08/31]
- · 《经济学家》征稿要求[08/31]
- · 《经济学家》刊物宗旨[08/31]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 广州金融66条是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9月16日,备受瞩目的《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方案》围绕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
9月16日,备受瞩目的《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方案》围绕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等六个方面,共提出66条具体措施。
66条金融在系列政策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多个重大项目和平台落地,大湾区各城市迎来哪些发展机遇?大湾区城市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发展自身?
带着这些问题,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记者专访了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粤开证券研究院院长李奇霖。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粤开证券研究院院长李奇霖。
可以落到实处的行动方案
南方日报:应该如何理解广州市发布的66条《行动方案》,在规划纲要、《意见》、《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湾区金融政策中的定位和意义?
李奇霖:66条《行动方案》是一系列政策脉络的贯彻实施,是可以落到实处的行动方案。《方案》从推进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推进穗港澳资金融通渠道多元化、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六个方面提出了66条具体措施。
这66条金融政策结合广州金融业发展实际,细化各项任务,明确落实分工,是可落地的实施路径,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广州金融开放创新,深化穗港金融合作,加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力度,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金融枢纽,构建与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促进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期货交易所弥补目前短板
南方日报:广州市把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提出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港澳保险服务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平台等建设,这些重大项目和平台分别有什么意义?
李奇霖:广州市把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广州期货交易所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会围绕跨境金融品种、大湾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所需的大宗商品研发全新的期货品种,从而带动大湾区企业更好地管理大宗商品与跨境业务风险,对于广州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意义重大。它可以弥补粤港澳大湾区目前金融交易所的短板,促进金融人才和资本的集聚,也可以为各类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支持。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有利于打造金融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服务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资金更合理配置。
港澳保险服务中心可以为在内地工作或居住并持有港澳保单的港澳居民提供人身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售后服务,便利粤港澳之间的人员和资金流动,推动内地保险业迈向国际化。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平台则有助于集聚粤港澳三地金融资源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产业发展,并推动系统向大湾区金融机构开放,推动大湾区绿色企业和项目信息共享,提升绿色金融研究水平,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南沙成为连接世界的枢纽
南方日报:为什么这些重大项目和平台均落户南沙,对南沙及广州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李奇霖:此次多个重大项目和平台落户南沙与其独特的战略定位有关。南沙是广州唯一的城市副中心,处于沿海开放的前沿,位于广州最南端、珠江入海口,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其区域面积803平方公里,方圆100公里范围内汇集多个大中型城市和国际机场,交通便利,产业支持政策完善,城市辐射区域广,发展前景广阔。
多个重大项目和平台落户南沙,有助于未来南沙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有助于金融、科技创新等产业加速向南沙聚集,使南沙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连通世界的重要枢纽。南沙是广州的对外窗口,多个平台和项目落户南沙对广州发展也有积极影响。未来南沙自贸片区的发展将带动广州发展,南沙自贸片区与粤港澳全面深度合作示范区的作用将越来越凸显。?
广州金融可以发挥“窗口作用”
南方日报:如何理解广州市金融建设对于共建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促进构建双循环格局的意义?
文章来源:《经济学家》 网址: http://www.jjxjzz.cn/zonghexinwen/2020/0926/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