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学家》栏目设置[08/31]
- · 《经济学家》数据库收录[08/31]
- · 《经济学家》收稿方向[08/31]
- · 《经济学家》投稿方式[08/31]
- · 《经济学家》征稿要求[08/31]
- · 《经济学家》刊物宗旨[08/31]
十余位首席经济学家热议“双循环” 经济发展应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终将使2020年成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史上一个特殊节点。近期,从企业家座谈会到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国谋划的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终将使2020年成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史上一个特殊节点。近期,从企业家座谈会到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国谋划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引发广泛关注。
中央在此时提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有何深意?又该从哪里下手开启这场“循环之战”?新发展格局将给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整理了十余位首席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双循环”的专业点评,供大家参考。
首席观点
一、抓好国内大循环 强调对外开放主动性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以“内循环”支撑“外循环”,以“外循环”带动“内循环”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发挥好本土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率先复苏的优势,更好发挥国内产业门类齐全、市场潜力广阔的优势,稳住企业和就业基本盘,降低外部冲击带来的挑战。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争取对外交往的主动。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以“内循环”支撑“外循环”,以“外循环”带动“内循环”。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内循环为主体与全球化并不矛盾
李迅雷指出,内循环为主体,应该更多是要改善“供给端”,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必须提升,中低端的供给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了,因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关键是高端的供给能力偏弱。
“内循环为主体”事实上已经成为趋势,这些年来,我国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既加大力度引进外资,又加强合作输出资本,这实际上也反映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思路。
?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质的循环要求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当前背景下提出内循环为主的命题,凸显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国内市场竞争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对内应进一步放松管制,打破行业准入的制度性壁垒,推进国企改革、实施竞争中性,通过强化内部竞争提升效率;对外需要同时促进出口和进口,保持通过外部竞争推动供给侧效率提升的渠道。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中国总体具备了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的条件
双循环战略是中国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产物。一方面,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深化,经济全球化自2008年以来脚步就在放缓,近年来甚至停滞、倒退,贫富差距拉大导致西方政治经济政策民粹化越发明显,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则加剧了上述进程,中国面对的外部形势越发严峻。另一方面,尽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但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供应体系,以及形成超大规模消费市场的人口及财富基础,总体具备了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的条件。此外,近年来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电商物流等快速发展,为中国企业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强化供应链能力提供了强力保障。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二季度重回正增长,“内循环”开启加速度
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3.2%,不仅实现由负转正,更显著超出市场预期。这表明在上半年政策托底、投资先行的主动应对之下,中国经济‘内循环’的运行已经基本修复。4~6月的进出口数据,得益于全产业链的完备性以及领先的防疫优势,中国“内循环”与全球“外循环”的纽带依然坚韧。
文章来源:《经济学家》 网址: http://www.jjxjzz.cn/zonghexinwen/2020/1004/497.html